close

大篆小篆統稱篆書,均為漢字的一種書體。

大篆:狹義專指籀文,廣義指甲骨文、金文(又稱「鐘鼎文」)、籀文和春秋戰國時通行於各國的古文字。

小篆:又名秦篆,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由丞相李斯在大篆的基礎上整理、省改、簡化而成。

兩者的區別:總體上來說,大篆是在古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象形的特徵更為明顯,其風格圓轉渾厚,字形變化豐富,參差不一。小篆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它的筆劃較細,勻稱工整,尤如玉筋一般,所以又名玉筋篆(玉箸篆),其字體略長而整齊,結構往往左右對稱,給人挺拔秀麗的感覺。另外,在字的數量上,小篆比大篆豐富得多。

演變過程

大篆
篆書的發展是與古文字發展緊密相聯的。早在六千多年前,我國古人便開始在陶器上刻畫符號和描繪物象,以記載信息,表達情感。這些圖畫已具備了文字的雛形。隨後在漫長的發展中,這些純粹的圖畫逐漸演變成象形文字。大篆的形成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和籀文三個時期。


石鼓文
  
甲骨文: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代,人們開始在龜甲、獸骨上刻畫文字,用以占卜、預測吉凶禍福等,稱作卜辭。卜辭一篇約四五十字,最長的有百字左右。這些刻畫的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書法細勁挺直,筆畫無頓挫輕重,但已具備中國書法藝術的基本要素:用筆、結構、章法等

金文:商周時期,人們會在鍾、鼎、貨幣、兵器等少量青銅器上鑄一些銘文,銘文長的有四五十字,短的只有一二字或五六字。這些鑄在銅器上的文字稱為金文、鐘鼎文。金文是繼甲骨文之後的書體,其書法漸趨整齊,風格圓轉渾厚,字形變化豐富,參差不一。

大篆(籀文):周宣王時,太史籀對金文加以改造和整理,作了《大篆》十五篇,因這種文體為籀所創,故世稱籀文,狹義上人們把籀文稱為大篆。大篆字體,在傳世的石刻文字中,當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石鼓文因其文字是刻在鼓形的石頭上而得名。它是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體,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它筆畫雄強而凝重,結體略呈方形,風格典麗峻奇,被歷代書家視為習篆書的重要範本,有「書家第一法則」之美譽。

小篆

小篆由大篆演化而來。春秋戰國時期,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這些繁雜的文字讓其深感不便,便命下臣創造一種新體文字。於是,丞相李斯創作了《倉頡篇》,制定了秦代的標準書體――小篆。小篆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其標準體式排列整齊,行筆圓轉,線條勻凈而長,呈現出莊嚴美麗的風格。在秦代,它是一種規範化的官方文書通用字體。

風格區別

臨《石鼓文》(大篆).近.吳昌碩
篆書作為篆、隸、草、行、楷五體書之首,是書法藝術中具有獨立意義並獨具特色的書體,而大篆和小篆又各具特點。

大篆是由甲骨文演變而成,所以很多字與甲骨文相似,其結構繁雜,筆畫重疊,變化無定,因而較難辨識。而石鼓文作為大篆的代表作,成於向小篆過渡時期,具有遒勁凝重的風格,其字體結構整齊,已有橫豎行筆,線條化較為完整,無明顯的粗細不均的現象,形體也趨於方正。它開始擺脫象形的拘束,奠定了方塊漢字的基礎。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字數也增加了不少,這是應時代要求所致。與大篆相比,小篆字形修長、緊湊、向下引伸,其線條勻稱,無論點畫長短,筆畫均呈粗細劃一的狀態。這種力度和速度都很勻平的運筆,給以人純凈、簡潔、圓潤的美感,加之其字體結構簡約固定,其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縱橫成行的序列。
唐張懷瓘在《六體書論》中說大篆「廣乎古文,法于鳥跡,若鸞鳳奮翼,虯龍掉尾,或柯葉敷暢,勁直如矢,宛曲若弓,銛利精微,同乎神化」,小篆「或縷纖盤屈,或懸針狀貌,鱗羽參差而互進,珪璧錯落以爭明,其勢飛騰,其形端嚴」。這是對大、小篆特點最形象的描繪。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rinda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