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帶子東風螺日月貝鎘超標
(星島)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港人愛吃海鮮,卻要小心隨時超標吸入重金屬!城大抽驗荃灣 楊屋道街市八個貝殼類海產樣本,發現當中帶子、東風螺及日月貝的重金屬「鎘」含量,分別超標逾十三、九及五倍。
有學者指,市民如每周進食多於十隻便會增加患上腎結石機會,孕婦更有可能懷有畸胎或流產;提醒市民進食前應把貝殼類海產的內臟切除,避免進食過多重金屬。
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去年十月於荃灣楊屋道街市購入八種貝殼類海產,包括港人最愛吃的日月貝、青口、帶子、司奄、菲律賓 簾蛤(俗稱沙蜆)、波紋橫簾蛤、東風螺及蛙螺,檢驗可食用部分的重金屬鎘含量。檢驗結果發現當中帶子、東風螺及日月貝鎘含量超標。
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張潤興表示,帶子、東風螺及日月貝的可食用部分含鎘量分別超標逾十三、九及五倍,可能是來源地南中國海一帶受到鄰近工業活動污染:「一些如製造鈕扣電的工廠,生產過程中有機會排放出含鎘的污染物,影響鄰近水域泥土。」而當中蛙螺雖亦有超標一倍,但張教授指人體要大量進食才會有影響。
他稱,鎘於人體內屬不必要的重金屬,進食過量會積聚於各個器官,有機會壓抑人體製造抗體的能力,影響血液系統之餘,亦會阻礙鈣質吸收,增加腎結石風險;而孕婦對重金屬尤為敏感,損害胎兒健康,更有機會出現畸胎或流產。張建議每人每周不應進食多於十隻帶子、東風螺或日月貝。
每周不宜進食逾十隻
張潤興又提醒小朋友身體機能未成熟、長者機能開始衰退,兩者都難以處理重金屬,包括孕婦在內都不宜攝取進食過量含鎘量超標的貝殼類海產:「如果一餐食五隻帶子,小朋友只可食半隻,孕婦食一隻,普通成年人就可以食餘下三隻半。」
他又指鎘不能於烹煮過程中消失,市民如要進食貝殼類海產,應盡量把內臟全部切除才食用。
另外,食物安全中心 去年抽取超過八百個水產及其製品樣本進行金屬雜質含量測試,當中帶子、扇貝和螺類樣本超過七十個,結果發現五個樣本「鎘」含量不及格。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