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解決膠袋問題應要有科學和理性的態度
2006-07-29 標籤: 梁月明

【大紀元7月29日訊】膠袋稅除了對環保毫無幫助、反而有害外,社會更要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


在台灣,自從民進黨執政後實施膠袋稅以來,數萬塑膠袋業從業員面臨失業,但塑膠袋垃圾卻由每年的5000萬公噸增加至9000萬公噸,是一個環保與經濟都雙輸的政策


https://www.facebook.com/bags4hk


膠袋稅的失敗是注定的,因它違反了經濟定律,某些自以爲環保的人士直覺上想以簡單的價格與供求關係,以爲徵收膠袋稅、使膠袋再不是免費便可以减少膠袋垃圾,殊不知正因爲膠袋是免費不值錢的,才沒有人故意收集積存,做成浪費,亦無人要求膠袋造得更韌更厚,使之值回票價,所以膠袋製造商會盡可能將膠袋愈造愈薄,以節省成本,减少物料之浪費,無形中造就了環保。


膠袋稅導致膠袋垃圾總量增加之原因


徵收膠袋稅則人爲地扭曲了這原本各取所需、極具成本效益的市場經濟結構。


膠袋要收費,膠袋雖會因價格與供求關係,在徵費的環節裡需求的個數減少了,但同樣地亦因價格與需求的關係市民會要求膠袋造得更厚更耐用,如穿了更會下次再回到商店要求更換膠袋,商店爲求滿足顧客和避免膠袋質量被投訴,都會要求生産商增加膠袋厚度和密度以達至法律所定之極限膠袋製造商將被迫將膠袋愈造愈厚,但因很多時候膠袋用一次便髒了,原本薄薄地便夠,但在價格與供求關係下,商店所給予的五毫子膠袋都變成結實和美觀的,於是不知不覺間增加了塑膠物料之浪費,台灣與愛爾蘭便是極佳的負面例子,兩地在徵收膠袋稅後便是因為以上原因膠袋垃圾總重量不跌反升,更加浪費塑膠,做成『大躍進』式的生態大災難。


而在台灣民進黨的政策是向所有售貨環節全面徵收膠袋稅,如香港是按綠色學生聯會 http://q.gs/8MJni 所建議之只收『乾貨』,不收『濕貨』,情况將會更加嚴重,因市民可事先向相熟之街市『濕貨』檔主或麵包店、海味店等免費索取多些膠袋才去超市購物,因人性通常會索取比預期多之免費膠袋,索取後又用剩的膠袋便會做成浪費,這便是上文所述因膠袋有價,會誘使人收集積存,因而未能物盡其用,做成浪費的例子。


因此預期香港只向『乾貨』徵收膠袋稅所增加之膠袋垃圾總量會比台灣的更嚴重,政策更失敗。


除了台灣和愛爾蘭外,歷史上因愚昧政策而做成的生態災難婁見不鮮,如澳洲政府以前爲了消滅過多的老鼠和白兔而引入狐狸等獵食動物,結果引致許多珍貴頻危動物絕種。


香港實在不應重蹈其覆轍,個別環保組織提出環保建議前亦應多做深入研究,以免誤導市民大衆作出錯誤决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rinda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