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廚油回收進飼料已是行業熱點
2011-3-7 
南方農村報訊(記者楊明) 

肉食者不敢面對的真相 - 吃肉就等於間接吃了

油脂作為重要的飼料能量來源,日漸被配方師和養殖戶重視。但優質油脂(豆油、玉米油)往往遇到價格上漲的問題,這給其他來源的油脂創造了商機,其中又以「餐廚油」應用最多。

 在我國尚無飼用油脂國家標準的情況下,回收「餐廚油」進飼料的安全問題一直受到業界高度關注。

飼用油脂提供能量
餐廚油回收成熱點

 據業內人士介紹,早在1953年,為提供高質量的能量來源,美國開始在飼料中添加油脂。關於油脂在飼料中的價值,已有許多研究,其價值主要表現在:1、提供高濃度、易利用的代謝能;2、提供動物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3、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和類胡蘿蔔素(色素)的吸收和利用;4、改善飼料的適口性和外部感觀,提高動物採食量;5、在特殊環境,尤其是高溫條件下,可以減少動物的應激反應;6、減少飼料生產過程中的粉塵和飼養過程中飼料的浪費,減少飼料機械的磨損。


 「現代畜禽生產對能量的要求較高,特別是對那些要求快速生長的動物(如肉雞、瘦肉型豬),僅靠谷實類飼料有時難以滿足。」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營養學專家管武太教授分析,以豬為例,保育期仔豬生長發育比較快,對能量需求比較高,要滿足其生長需要必須在飼料中添加油脂;哺乳期母豬為了提供足夠的乳汁,並且不能失重過多,保證斷奶後及時發情和延長母豬使用年限,母豬飼料也必須補充油脂,其添加量不能低於3%。

 從動物同源性和質量角度考慮,純淨植物油(比如豆油、玉米油、棕櫚油等)是飼用油脂的最好原料,但其資源有限,價格昂貴,大量添加勢必增加飼料成本。以豆油為例,目前一噸豆油價格普遍在1萬元/噸以上,這些價格昂貴的純淨植物油只有毛利高的飼料才用得起。

 為了降低成本,飼料企業往往選擇價格較低的油脂,如豬油、混合油(餐廚回收油加工製成的次生油)等。特別是混合油,因其來源廣泛,回收利用率高,成本較低。據瞭解,通過廢油煉成的混合油會比豆油便宜2000元/噸左右。因此,混合油成為不少飼料企業的主要選擇。

 華南農業大學華農聯佑飼用油脂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學斌介紹,廣東飼用油脂中,混合油用量最大,其次是豬油、豆油、魚油,棕櫚油最少。仔豬料多用豆油,水產料多用魚油,而肉雞料多用混合油、豬油。陳學斌認為,隨著食用油(豆油)價格繼續上漲,飼用油脂品種的利用趨勢仍將以餐廚回收加工所得的混合油為主。

美國也用餐廚油

有成熟回收技術

 對餐飲廢油的回收和再循環利用,國外已經有成熟的技術和經驗。美國動物蛋白與油脂提煉協會亞太區前任主管虞予介紹,美國已形成一個成熟的油脂和蛋白提煉業。有300多家提煉工廠,還有完善的廢油收集和加工體系。美國油脂和蛋白提煉業每年處理超過200億公斤的動物副產品和餐館廢油,油脂年產量達450萬噸,其中回收混合油脂100萬噸。當中大多用於動物飼料,一部分也用於生物柴油製造。如果沒有回收和利用這些動物副產品和餐廚廢油,美國將面臨嚴重的垃圾處置問題和原材料匱乏。

 陳學斌認為,在飼料工業中再循環利用餐廚廢油也符合國情和國策。從長遠角度看飼料原料供求,生物柴油產業的發展將搶奪一部分能量原料,可以預計,能量飼料供應將更緊張。因此,飼料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應該著眼於開拓利用餐廚回收油這種可再生資源。《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0〕36號)中指出,「要研究完善相關政策和措施,支持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促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產業發展。」

 雖然,政府尚未明確餐廚廢棄物是否可以用於動物飼料,但在國內早已掀起了餐廚油回收加工利用的風潮。不少油脂公司紛紛上馬項目,農牧上市公司亦看中其中的市場前景,2007年8月,寧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資金4080萬元,收購了國內首家利用餐廚廢棄油生產飼用油脂和生物柴油的油脂企業湖南金德意飼料油脂有限公飼。

油脂行業魚龍混雜

安全隱患飽受懷疑

 與油脂企業熱衷於餐廚回收油不同,養殖業內對其安全性表示擔憂。

 業內人士的擔憂並非沒有根據。在國際上,歐盟對帶動物脂肪的餐廚源飼用油脂謹慎。自1996年起歐盟相繼發生了震驚世界的「瘋牛病」和「二噁英」事件之後,1999年6月4日,歐盟禁止各類動物飼料添加肉骨粉、動物下腳料、動物性脂肪等。

 用魚龍混雜來形容國內油脂行業一點都不為過。國內餐廚廢棄物鮮有專業人士收集。收集者多數是個體戶,經過簡單的加工後,一部分被用作飼用油脂。飼用油脂生產企業多數是生產設備簡陋、規模小、沒有質量檢測手段且無法監督的小作坊。由於飼用混合油生產行業缺乏標準、法規的引導和約束,製造工藝、質量指標參差不齊,一些質量偽劣的產品流入市場,給飼料安全和食品安全帶來隱患。

 據悉,目前我國仍未有飼用油脂國家標準。2010年6月19日,《飼料用油脂 混合油脂》等3項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公佈,但迄今未有正式標準出台。

 美國動物蛋白與油脂提煉協會亞洲部的李鵬博士曾在不同場合公開表示,中國現行的飼用油脂質量標準存在漏洞,對一些有害物質,如聚氯聯苯、聚乙烯、黃曲黴素等,缺乏相關的項目檢測。據瞭解,飼用油脂中,存在摻水、生物柴油、礦物油、乳化劑、以次充好等做假行為,上述各類物質成分複雜,以及餐廚廢料中存在大量有害物質,各種混合油存在巨大安全隱患。

 李鵬說,飼用油脂中,聚氯聯苯會帶來較嚴重的危害。聚氯聯苯是一系列含氯的污染物的統稱。1968年,因食用被聚氯聯苯污染的米糠油,日本家禽死亡數十萬隻,同時還造成大量人員中毒。1979年,台灣省也有類似事件發生。

 鑑於聚氯聯苯的危害性,美國FDA規定,聚氯聯苯在飼用油中含量不能超過2ppm。我國的徵求意見稿中,未對該項進行檢測。

 此外,徵求意見稿亦未規定對狄氏劑(地特靈)、DDT、DDE、DDD等農藥以及聚乙烯殘留立項檢查。據瞭解,狄氏劑等農藥是致癌物質,在美國的飼用油脂標準中,DDT、DDE、DDD的含量須小於0.5ppm,狄氏劑含量須小於0.3ppm。油脂中,對人、動物有危害的聚乙烯源於與油脂接觸的各種塑料設備。塑料在油品原料的收集、生產過程中,遇高溫下溶解,進入油脂中。美國的行業內部標準是,聚乙烯在油脂中含量不得超過30ppm。

 農業部飼料效價與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副主任張麗英介紹,我國正向飼料、養殖等各領域廣泛徵求意見,綜合各方意見後將對標準進行修改,再頒布實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rinda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